6月14日是世界獻血者日。在科學技術(shù)尚不能人工合成和大規(guī)模體外培養(yǎng)血液的情況下,獻血是為臨床醫(yī)療機構(gòu)提供血液或其成分的唯一來源。而輸血是現(xiàn)代醫(yī)學治病救命的重要手段。
無償獻血者獻血前如實填寫健康征詢,是保證血液安全的前提。如果摻雜經(jīng)濟利益,某些獻血者為了成功獻血而隱瞞實際情況,會給受血者帶來輸血風險,同時也失去了輸血治療的意義。
每獻200毫升全血(包括血細胞和血漿),最多可拯救3個人的生命!拔覟槿巳,人人為我”,捐獻血液,救助生命,是獻血最直接最簡單的初衷,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xiàn)。
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為,健康成年人獻血不超過自身總血量的13%對身體就沒有不良影響。一個體重50公斤的成年人,體內(nèi)血液總量約4000毫升,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僅相當于血液總量5%-10%。
定期、適量獻血還能刺激新血細胞生成,增強人體造血活力,改善供血供氧,降低疾病風險,甚至減少癌癥發(fā)病率。增強造血活力,有助于血液新陳代謝,并增強身體免疫力。
健康成年人獻血后骨髓新陳代謝加快,人體各組織間液體成分會立即進入血管,1-2小時便可補上失去的血容量;血漿蛋白大約在1-2天內(nèi)即可補足;紅細胞和血紅蛋白7-10天即可恢復(fù)到獻血前水平。
獻血目前主要有兩種方式,即捐獻全血和捐獻成分血。捐獻全血是指捐獻血液的全部成分。捐獻成分血是指有選擇性地采集血液中某一種成分,所捐獻的成分血可以是血小板、紅細胞、粒細胞或外周造血干細胞。
根據(jù)《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18467-2011》規(guī)定,全血獻血間隔不少于6個月,單采血小板獻血間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一年24次。也就是說,如果一位獻血者捐獻的全都是單采血小板,那么一年最多可以獻血24次。
捐獻的血液來到血液中心后,還將完成血清學和核酸檢測,包含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體感染標志物、血型等10個項目的檢測,只有檢測合格的血液才能被用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