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亞梅聯(lián)村一帶的海灘,陳宏(左)換上潛水服出海。
陳宏潛至海底觀察珊瑚。
陳宏和同伴準備借助繩索登上木船,然后潛水。
陳宏用溫度計測量實驗室水箱的水溫。
經(jīng)修復長勢良好的珊瑚。
從野外移入實驗室培養(yǎng)的紅色軟珊瑚長勢良好。
陳宏在培育珊瑚苗。
陳宏采集的白化珊瑚。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通訊員 陳思明
從泡沫船爬上木船,帶著設備縱身一躍,下潛至五彩斑斕的海底,“種”下一株株珊瑚苗。從業(yè)30多年來,這套動作海南南海熱帶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熱海所)所長陳宏已經(jīng)重復了無數(shù)次。
珊瑚礁被稱為“海底熱帶雨林”,為眾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棲息的家園。近年來,受人類活動影響,全球珊瑚礁面積銳減,2019年熱海所啟動實施“百萬珊瑚培育”計劃,計劃在海南沿海種植一百萬株珊瑚。目前,陳宏已帶領團隊在三亞、陵水等地海域培育了超過20萬株珊瑚。
除了“種”珊瑚,陳宏還經(jīng)常給珊瑚看病!鞍谆巧汉髟獾狡茐暮蟮牡湫桶Y狀!痹跓岷K鶎嶒炇业乃淅铮惡隇樯汉髟炝艘粋新家,通過調控水溫、培育與珊瑚共生的藻類等,讓已經(jīng)白化的珊瑚慢慢恢復昔日的色彩。
陳宏介紹,近幾年熱海所與華東師范大學唐劍武團隊聯(lián)合開展“珊瑚白化對珊瑚礁修復和碳匯影響及其機制”課題研究。該項研究表明,健康的珊瑚具有碳匯功能,可有效降低海洋二氧化碳含量!斑@說明珊瑚不僅有經(jīng)濟價值,還有重要的生態(tài)價值,保護種植珊瑚,有助于海南實現(xiàn)‘雙碳’目標、發(fā)展‘藍碳’經(jīng)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