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來華之路 引進過程中沒少遭遇挫折
2021年03月28日 17:27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宋體

  《哈利·波特》的來華之路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李靜

  發(fā)于2021.3.29總第989期《中國新聞周刊》

  在人民文學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文社”)編輯王瑞琴擠滿圖書的辦公室里,最顯眼的就是各版本《哈利·波特》系列,沙發(fā)背后,《哈利·波特》電影的各式海報以及“級長包廂”“鳳凰社包廂”等9又3/4站臺專用卡紙幾乎釘滿了信息墻。這位一手把《哈利·波特》引進中國的編輯直言自己就是“哈迷”,即便如今她已經70歲了。

  2000年10月,中國讀者第一次認識了那個頭上有道閃電形疤痕的男孩。二十年過去了,初代的小讀者早已走出校園,進入社會,大部分已經為人父母,但那個恢弘的魔法世界始終守護著許多人心中的童真。去年是《哈利·波特》引進中國20周年,有讀者在網上留言:“能想象嗎?哈利·波特已經40歲了,而我還在等霍格沃茲的錄取通知! 人文社在多個城市舉辦的慶!豆げㄌ亍范苣曜x者分享活動,擠滿了從80后到00后各年齡層的讀者,很多人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穿著巫師長袍來參加活動。

  伴隨一代人成長,給予他們勇氣與愛的哈利·波特在20年后“魔力”仍然不減。當年,在《哈利·波特》引進的過程中,卻沒少遭遇挫折和質疑。在這背后,托住這套書的,是如今70歲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和其麾下的編輯們。

  誰是羅琳?

  故事還得回到1999年年底。坐在剛剛成立的兒童文學編輯部,負責人王瑞琴壓力有點大。這個編輯部是時任社長聶震寧在那個人們普遍輕視兒童文學的時代,為了拓寬思路應對市場化大潮而成立的,王瑞琴自己也早就想做點新東西出來。平臺搭起來了,到哪去找好的有沖擊力的選題?王瑞琴天天琢磨的都是這件事。

  人文社有個大閱覽室,王瑞琴一有空就去翻閱英文、法文雜志找思路。有一陣子,她注意歐洲的雜志版面上到處都是一個叫J.K。羅琳的女作家照片。那時,《哈利·波特》已經在英、美等國出版了前三卷,風靡歐美。1999年年底,正值《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的宣傳期,一張羅琳在國王十字車站前的宣傳照幾乎出現在所有歐洲雜志的版面上,王瑞琴感到非常神奇,“J.K。羅琳是誰?”

  當時外國文學編輯部有一臺286電腦,王瑞琴讓年輕編輯到尚處萌芽期的互聯網上去尋找資料,她自己整理雜志上的信息。經過細致調研,王瑞琴認定,《哈利·波特》就是她正在尋找的有沖擊力的好選題。向社長聶震寧匯報后,聶震寧決定全力支持。但接下來的問題是,到哪去找這個人?

  1999年的互聯網與今天不可同日而語,那臺286電腦窮盡所能,也沒給出王瑞琴想要的答案!氨仨氄业!”王瑞琴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那時候我抱著志在必得的信念,一定要弄來這部書!彼途庉嬍依锏哪贻p人四處打聽,終于從一位剛從英國回來的記者那里得到了J.K。羅琳當時的代理人克里斯托弗·利特(Christopher Little)的聯系方式。王瑞琴半開玩笑地對那位記者說:“你簡直是我的救命恩人!”

  2000年初,中國尚未入世,即便如人文社這般量級的國內出版社,在西方代理人眼中也是陌生的。當年2月,與利特成功取得聯系后,人文社為了打動英方,特意發(fā)去了長達幾十頁的傳真,詳細概述了人文社50年來在中外文學圖書出版方面的輝煌業(yè)績。

  此時,有另外幾家國內出版社也發(fā)現了《哈利·波特》,與人文社展開了激烈的版權競購。在預付金上,王瑞琴報了一個當時出版界眼中的天價——每本書1萬美元。為了這個價格,人文社相關領導在報價的當天中午還特意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最終仍然決定給予支持。

  和對方談版稅時,王瑞琴采取了階梯式遞增報價,1冊到1萬冊付一定的版稅,1萬到10萬版稅稍有增加,一直報到100萬冊以上。人文社時任社長聶震寧看過報價后說:“要是真能發(fā)到100萬冊,給多少錢都值了!蓖跞鹎倩貞洠骸捌鋵嵨乙膊恢滥懿荒馨l(fā)到100萬,但我要給羅琳和她的代理人一個感覺,我們有信心發(fā)到100萬。”

  版稅談妥后,羅琳的代理人往人文社打了一個電話,只問一個問題:三本書能印50萬冊嗎?王瑞琴咬了咬牙,馬上回答:“能!笔聦嵣,在那個年代,一本書如果印1萬冊就已經是不俗的成績了。

  正在緊鑼密鼓爭取版權的當口,王瑞琴卻也收到了很多質疑和提醒。中國的傳統文化講究“子不語怪力亂神”,1999年又正值某些邪教組織給中國社會帶來了相當多負面影響,很多人擔心《哈利·波特》中的魔法元素會出問題。后來,一位王瑞琴找到的翻譯在看了樣書后也擔心地對她說:“這里面都是魔法呀,我是老黨員,你可別讓我犯錯誤,以后有小貓小狗的童書你再找我吧!

  但王瑞琴對于這些始終沒有擔憂。她認為,魔法是西方文化中一個常見的元素,是想象力的一種表現形式,《哈利·波特》真正要表達的主題是愛、友誼和勇氣,這是全世界所有民族都追求的價值觀。

  人文社時任社長聶震寧也和王瑞琴持同樣的觀點,自始至終全力支持她引進《哈利·波特》,連“你再考慮考慮”這樣的話都沒有說過。還給王瑞琴定下了時間表,9月出版,10月上市,一旦拿到樣書必須快馬加鞭地翻譯。

  選擇比能力重要得多

  2000年4月,人文社終于收到利特寄來的《哈利·波特》(1-3)樣書,盡管還沒簽合同,為了能趕上10月黃金購書期,王瑞琴馬上選人著手翻譯。這時,參與競爭版權的另一家出版社放出消息,即將與羅琳簽約。王瑞琴不相信對方的消息,但心里也打鼓,擔心如果自己這邊翻譯完了,合同沒簽下來可怎么辦?聶震寧給她吃了定心丸:繼續(xù)翻譯,無論出版與否,翻譯費照付。

  王瑞琴找來她最熟悉并且信任的幾位譯者接手,分別是老翻譯家曹蘇玲、人文社翻譯馬愛農、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的馬愛新和新華社的老譯者鄭須彌。曹蘇玲是著名翻譯家曹靖華的女兒,她翻譯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前八章,后因身體原因不得不退出翻譯隊伍,由馬愛農接手,經二人同意,第一部書的譯者署名為蘇農。

  曹蘇玲翻譯的前八章為整個小說的翻譯風格奠定了基礎,“麗痕書店”“翻倒巷”“對角巷”“古靈閣”“女貞路4號”……這些靈動又傳神的名稱都出自她的手筆。馬愛農接手后,很快被故事強大的想象力折服,她和妹妹馬愛新邊翻譯邊把翻好的章節(jié)給家人閱讀,書還沒翻譯完,馬愛農的父母、姑姑已經都成了“哈迷”。后來,由于對魔法世界的熱愛和“哈迷”們的喜愛,馬愛農和馬愛新成為《哈利·波特》系列最主要的譯者。

  由于受到時代的限制,在王瑞琴眼中,第一版翻譯留有一些遺憾。例如在第一部書中,哈利住在樓梯下的儲物間里,但當時誰也沒去過英國,既不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也沒見過那樣的房屋格局,于是把樓梯下的儲物間翻譯成了“碗櫥”。還有哈利的出生地“戈德里克山谷”,是用格蘭芬多學院創(chuàng)始人戈德里克·格蘭芬多的名字命名的,但當時后面幾部還沒出,大家都不知道這個伏筆,就翻譯成了“高錐克山谷”。這些疏漏再版的時候都修訂了過來。

  2000年8月底,人文社正式收到了羅琳簽名的協議書,王瑞琴正式拿下了《哈利·波特》的中文版權。10月6日,《哈利·波特》前三冊在王府井書店舉行首發(fā)儀式。當時,同年7月《哈利·波特4》在英國和美國首發(fā)時數十萬讀者午夜排隊購書的消息已經傳回國內,國內的讀者正對這部神秘的作品翹首以待。首發(fā)當天,很多孩子從清晨五六點就開始在書店門口排隊。首發(fā)日的第一個小時,王府井書店就賣出了2500冊。在之后的二十年間,這部迄今為止世界印刷出版史上最“暢銷”的文學作品,在中國的發(fā)行量已經超過3000萬冊,碼洋超過20億。

  《哈利·波特》不僅在人文社,更在整個中國出版界,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紀元。從那時起,各個出版社都開始注重引進新書版權,之后的國際書展上,到處都是中國出版人的身影。

  如今,《哈利·波特》早已遠遠超越圖書本身,晉升為一個文化符號,甚至是一種精神認同。而王瑞琴已于2011年在人文社旗下成立了工作室,主要做《哈利·波特》的版權維護、羅琳新書版權引進等項目。她工作室里的年輕人都是“哈迷”,每次出去參加活動,大家都穿上霍格沃茲校服,帶上“魔杖”。盡管還沒人收到錄取通知,但大家都給自己分配了學院。同事們覺得王瑞琴很有智慧,一定屬于拉文克勞學院,但王瑞琴不同意,盡管她在網上答題測試完確實被分到拉文克勞,但她堅持認為,自己一定屬于代表勇氣的格蘭芬多,因為她相信霍格沃茨校長鄧布利多的那句話:“表現我們真正自我的是我們的選擇,選擇比我們的能力重要得多!

  《中國新聞周刊》2021年第11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編輯:陳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