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正文 分享
考古揭秘!海南島民的“老祖宗”是怎樣生活的?
2021年01月25日 11:10  來源:海南日報 

考古遺址揭秘古代島民史前生活

海南遠古史話

橋山遺址出土陶杯(口徑7.3厘米 高3.8厘米)。(資料圖片)

文\海南日報記者 趙優(yōu)

歲末年初,海南陵水黎族自治縣南灣半島的人們像往常一樣忙碌。椰林中的稻田和黎安港內的漁船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半漁半農的村莊。距黎安港不遠的一處地勢略高的臺地上,考古工作人員正在對內角遺址進行發(fā)掘。這將進一步填補海南東南沿海史前文化序列中的空白。

多年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海南省博物館(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聯(lián)合考古隊在以萬寧—陵水—三亞東部沿海一帶為代表的海南東南沿海地區(qū)開展田野考古調查、發(fā)掘與研究工作,取得豐碩成果。

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深入,新石器時代海南先民的生活印記和繁盛的海南史前文明正逐漸清晰。

國家力量助力海南史前文明發(fā)掘

在一片海防林和一小塊菜地間,整齊分布著4個100平方米的土坑——考古工作中稱為探方,這就是內角遺址的發(fā)掘現(xiàn)場。在一個個探方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黃超博士和他的同事們鍥而不舍地破解著海南史前文化的密碼。

2016年1月24日,考古工作者在英墩新石器遺址進行采集工作。

這是一項持續(xù)多年的工作。事實上,早在2012年,黃超的老師——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傅憲國研究員與他的同事們已經在海南東南沿海地區(qū)開始了系統(tǒng)的考古調查和發(fā)掘工作。

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位置特殊的海南自20世紀50年代至今,已經陸續(xù)“迎接”了多次個人或集體發(fā)起的考古行動。1950年,考古學家韓槐凖在其家鄉(xiāng)文昌發(fā)現(xiàn)鳳鳴史前人類遺址,從此拉開了海南史前考古帷幕;經過1958年的考古調查和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陵水大港村遺址被確認為省一級文物保護單位。由于種種原因,以上考古工作并未深入推進。

陵水橋山遺址發(fā)掘出土的陶片拼接修復成的陶器。

但學界對海南史前文明的探索并沒有停止。2011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與海南省政府共同簽署了合作開展海南考古研究框架協(xié)議。這意味著,海南史前文明發(fā)掘注入了國家力量。

2012年,傅憲國領隊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lián)合考古調查隊,決定擴大調查范圍,先后對陵水、三亞、東方、昌江四縣市進行了更細致、科學的考古調查和復查。

陵水橋山遺址發(fā)掘出土的紡輪。

海南省博物館文物考古工作隊隊長王明忠是聯(lián)合考古隊的負責人之一!笆非叭祟悓τ诖迓涞倪x址十分講究,一般村落周圍都會有淡水河經過,以確保村民的用水等問題!蓖趺髦腋嬖V記者。

通過查詢陵水三才鎮(zhèn)附近的地形資料,調查隊發(fā)現(xiàn),橋山附近有一條淡水河,且在實地調查時發(fā)現(xiàn)很多陶器碎片露在地表。“隨后聯(lián)合考古調查隊采用螺旋式鉆桿對該地沙丘進行鉆探,結果更是讓人吃驚!我們發(fā)現(xiàn)橋山下面竟然是一個保存相當完好的史前人類活動遺址,而且文物數(shù)量十分豐富!边@一結果讓調查隊十分震驚。這是海南迄今發(fā)現(xiàn)最大的史前遺址之一,其堆積之豐厚、遺物之豐富、保存之完好,在整個華南地區(qū)都極為罕見。

在三亞英墩遺址采集到的魚骨串飾。

隨后,調查隊以橋山遺址為輻射點,相繼發(fā)現(xiàn)陵水蓮子灣以及三亞市英墩三處史前遺址,并首次建立起“英墩早期文化遺存”→“蓮子灣文化遺存”→“橋山文化遺存”的基本年代框架,為構建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qū)史前考古學文化編年與譜系提供了關鍵證據。

2016年1月24日,考古工作者在三亞英墩新石器遺址,清理動物骨骼遺存。

大量而細致的考古發(fā)掘,不僅為研究海南史前文明提供重要材料,也讓海南考古收獲頗豐。

橋山遺址的發(fā)掘榮獲了2016年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田野考古二等獎”。以三亞英墩遺址、陵水蓮子灣遺址和橋山遺址為代表的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qū)新石器時代遺存這一項目入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考古》雜志社評選的2015年全國考古六大新發(fā)現(xiàn)、由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15年全國考古十大新發(fā)現(xiàn),填補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諸多空白,是海南考古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對構建海南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時空框架起到標桿作用,提升了海南考古在環(huán)南中國海及環(huán)太平洋地區(qū)史前考古中的形象與地位。

豐富文化遺存揭開史前生活面紗

在內角遺址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一米多深的考古坑口已被工作人員根據土質形狀、顏色、所含雜質情況在剖面劃線分層。一旁的工人正收集探方里的沙土,用篩子分離出其中的貝殼、陶片、獸骨、石器等歷史遺存并初步分類。

對于專家而言,海南考古有其特殊之處。包括海南在內的環(huán)南海及南太平洋地區(qū)沿海一帶,受沙丘遺址自身特點及埋藏環(huán)境的影響,不僅木炭、植物遺存等有機質很難保存下來,且出土的陶片多為碎片。

即便如此,考古學家們仍在遺址發(fā)現(xiàn)了大量文化遺存證明,逐漸揭開了島嶼古人史前生活的神秘面紗。

從地理位置上看,海南東南沿海地區(qū)屬于砂質海岸地貌,常年受潮汐、風浪影響,形成多個潟湖、海灣等相對獨立又相互交通的地理小單元。各地理單元內,海生、陸生生物資源豐富,頗適于古人繁衍生息。

與落筆洞人不同,這一時期海南先民的生活十分富足,從出土的文化遺存就可見一斑——

有的平底盤形釜器形較大,口徑一般為40厘米左右,或許是用來盛裝面積較大的食材;有的陶罐罐體較高、陶肚較深,表面有明顯的煙熏痕跡,或許是用來烹飪汁水豐富的魚肉或者湯類食物;還有的磨光紅衣陶片,陶質較硬、打磨精致,經過修復發(fā)現(xiàn)它們的器型并不規(guī)整,有罐、釜、杯、碗、缽等,器身上的紋飾有刻劃和拍印的菱形紋、方格紋、水波紋、弦紋和繩紋等,說明當時出品的陶器不僅要實用而且要美觀;他們用骨頭或石塊制成圓形網墜,把繩線交織結成一張大網,去捕獲大自然的饋贈。

“有的物品造型很美,表明這里的先民已經有了審美意識,開始追求精神生活。”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蔣新榮的描繪中,內角遺址先民們的生活狀態(tài)仿佛歷歷在目——

陶制的網墜、數(shù)量巨大的貝殼、大大小小的魚骨,勾勒出先民們向海而生的生存狀態(tài);偶爾發(fā)現(xiàn)的獸骨,表明他們也會在陸地上狩獵采集;陶制的紡輪、細細的骨針,可能用來紡織衣物,也可能是織造漁網用的;石斧、石錛造型精美,不僅刃部光滑鋒利,四面都有精心磨制的痕跡,既美觀又趁手;光滑的石環(huán)幾乎能夠拼湊成規(guī)整的圓形,與手鐲如出一轍;一些陶片上依稀能看到精美的花紋……這些無不表明,物質生活的富足使得先民們有了追求精神生活的動力。

海南史前文化序列不斷完善

“從史前考古的眼光看,海南在史前絕非荒蠻之地,而是有著豐富遺存和繁盛文明的地方。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qū)新石器時代遺址已表明,距今6000年到3000年間,有很多人類群體在此生活。”黃超表示。

隨著考古的不斷深入,以萬寧—陵水—三亞東部沿海地區(qū)為代表的海南東南沿海地區(qū)目前至少明確發(fā)現(xiàn)了五種不同時期的考古學文化遺存,分別為英墩第一期遺存、英墩遺存、蓮子灣遺存、橋山遺存、踏頭遺存。

根據英墩、蓮子灣、橋山、踏頭遺址出土遺物的形制特征、地層疊壓關系,聯(lián)系周邊地區(qū)相關遺存,推測英墩第一期遺存的年代不晚于距今6000年,英墩遺存約距今6000-5500年,蓮子灣遺存約距今5000年,橋山遺存約距今3500-3000年,踏頭遺存距今3000年左右。

我們不禁好奇,考古文化序列又是如何建立的呢?

蓮子灣遺址出土陶尊(口徑14 殘高7.8厘米)。(資料圖片)

“在英墩遺址發(fā)現(xiàn)了陵水蓮子灣遺存(即英墩第三期遺存)晚于英墩遺存的地層疊壓關系,而在陵水橋山遺址則存在蓮子灣遺存早于橋山遺存的明確的地層證據!秉S超告訴記者,蓮子灣、英墩、橋山三遺址的地層疊壓關系及文化內涵表明,以英墩、蓮子灣、橋山遺址為支點,即可初步建立起“英墩文化”→“蓮子灣文化”→“橋山文化”這一海南東南沿海地區(qū)的史前文化序列,這是構建海南東南沿海地區(qū)史前考古學文化譜系的重要基石。

蓮子灣出土的雙肩石器。(資料圖片)

隨著全面、系統(tǒng)、深入的考古調查、發(fā)掘與研究的開展,目前以萬寧—陵水—三亞東部沿海地區(qū)為代表的海南東南沿海地區(qū)已初步建立“英墩第一期文化遺存”→“英墩文化”→“蓮子灣文化”→“橋山文化”→“踏頭文化遺存”這一基本文化序列。這一年代框架尚存在一定缺環(huán),將隨著陵水內角和萬寧灣仔頭遺址等一系列遺址的發(fā)掘和研究而不斷細化和完善。

在考古專家們看來,海南考古還有很多驚喜有待發(fā)現(xiàn)!皪u嶼遺址、島嶼文化有其獨特之處。為適應相對隔絕而又獨特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先民們創(chuàng)造出了獨特的島嶼文化或海洋文化。我們還在繼續(xù)研究,希望能撥開更多歷史迷霧!秉S超表示。

新石器時代其他考古遺址

海南的新石器時代遺存主要分布在濱海平原和靠近河流的臺地、階地上。按照發(fā)現(xiàn)遺址的地形,可分為沙丘(貝丘)、臺地(山坡)類型的遺址,分布范圍上偏重于本島南半部地區(qū)。

1

東方新街大橋沙(貝)丘遺址

遺址位于東方市八所鎮(zhèn)新街墟紅坎園北黎河入?诒卑兜牡谝慌_階地上。文化堆積分為兩層,第二層為主要堆積,內含豬、牛、鹿等動物燒骨、大量螺殼、魚椎骨、燒土、炭屑及夾砂陶片和石器等遺物。從出土器物和地層堆積可以推斷,處于新石器時代早期,推測其年代距今約5000年。

2

陵水石貢遺址

遺址位于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zhèn)南約1公里的南灣半島。遺跡有灶、紅燒土、房址、柱洞、灰坑、陶片堆積和石塊堆積等,遺物主要有石器和陶器,另有少量獸骨、貝殼,石器以磨制為主,打制甚少。陶器以夾粗砂褐陶為多。石貢遺址距今約4900-4400年(依據碳14測年數(shù)據經樹木年輪校正)。

3

陵水移輦沙丘遺址

遺址位于陵水黎族自治縣光坡鎮(zhèn)移輦村東北的海邊沙堤上。發(fā)現(xiàn)三處灶址和居住遺跡,出土和采集了一批石器、陶器和動物遺骸等。灶由呈三角形排列的三塊石頭組成,明顯被火燒烤過,灶中心部位出土大片陶釜口沿,大量鹿、豬、魚等動物骨骼和牙齒,以及少量炭粒、紅燒沙土等。其年代為距今3610年至3430年。

4

萬寧神州半島踏頭沙丘遺址

遺址位于萬寧市東澳鎮(zhèn)踏頭村東南約1公里的沙丘之上。遺物有石器和陶片。根據出土陶片,遺存可分為早、晚兩期,早期所見陶片以夾細砂和石英碎粒以及部分泥質的灰褐陶和紅陶為主。晚期陶片多為灰褐色或黑褐色夾粗砂陶,有較少的夾細砂陶。初步推斷其年代為距今3500-3000年。

5

東方江邊鄉(xiāng)老村遺址

遺址位于東方市江邊鄉(xiāng)老村東南約3公里處,昌化江右岸第一階地階坡。石器標本以磨制石器占絕大多數(shù),打制石器較少,制作較簡單,多采用單面打制加工,器形有砍砸器、刮削器等。陶片均為紅褐、灰褐色夾砂陶,器表均素面。老村遺址應為一處典型的石器制作場,為海南新石器時代所罕見。

6

昌江烏烈新石器時代遺址

遺址位于昌江黎族自治縣烏烈鎮(zhèn)烏烈村東約7公里處的平緩山崗坡地上。歷年考古工作中,發(fā)現(xiàn)大量磨制石器和胚料,多通身磨光。另有一定數(shù)量的夾砂紅褐陶片,均為手制,可辨器形以圜底釜、罐為主,也有圈足。初步判斷,烏烈遺址也是一處新石器時代石器加工場。(趙優(yōu) 輯)

照片除資料圖片外均由海南日報記者武威攝

編輯:李奧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