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文化記憶的承載體,展示了一個民族的歷史軌跡,是一個民族千年智慧的結晶和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源泉。作為公共文化符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對傳統(tǒng)文化生命的延續(xù)至關重要。海南省群眾藝術館(海南省非遺保護中心)推出的《魅力海南·多彩非遺》系列宣傳片第十七期,介紹的是海南傳統(tǒng)舞蹈——海南虎舞。該技藝于2009年入選第三批海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海南虎舞是以扮演老虎及模仿老虎動作為主要內容的舞蹈,隨明代中原移民遷瓊傳入,至今約有300多年歷史。虎舞集工藝美術、舞蹈、音樂、武術于一體,有藝術欣賞和娛樂群眾的作用,還寄托著國泰民安的民俗信仰和愿望,具有濃厚的地方文化氣息。
“羅梧虎,三江鼓”,虎舞,數?谌(zhèn)羅梧村的最著名,其表演精彩、功夫過硬、場面宏大,深受群眾歡迎,是逢年過節(jié)必不可少的一項娛樂活動。
海南虎舞以武術為基礎,表演時將舞蹈融入其中,整個表演圍繞著“人虎搏斗、人虎共處”的主題展開,展現出人們?yōu)榱似桨裁篮玫纳睿\用人類的智慧和高超的武藝征服老虎,然后與虎和睦相處的景象。
一支虎舞表演隊伍人數約二三十人,除了扮演的兩只老虎,還需要土地公、土地婆以及兵勇等角色。每只虎由兩人分飾虎頭和虎尾,舞虎的表演以虎跳轉、翻、旋等技巧擺威風,土地公、土地婆以滑稽的表演動作娛樂,在緊密的鑼鼓聲中,兵勇表演武打,搖旗吶喊,吹號助威,最后以虎摘“紅包”結束。三江鎮(zhèn)舞虎賦予了許多豐富的內涵,除了爭斗嬉戲場景外,還有人類馴服它的內容,體現了以“和”為核心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
海南虎舞,承載著海南原汁原味的民間文化、民俗文化、民間武術、民間工藝美術等諸多信息,展現了海南瓊北地區(qū)人民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和文化意識,是藏于深閨的海南民間文化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