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白沙—正文 分享
白沙黎族骨器制作:指尖“刻骨”續(xù)傳奇
2021年06月21日 11:53  來源:海南日報
陳玉跟(右)在展示骨簪制作技藝。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陳玉跟(右)在展示骨簪制作技藝。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編者的話:6月10日,國務(wù)院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和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我省疍歌、海南苗族盤皇舞、骨器制作技藝(白沙黎族骨器制作技藝)、祭祀兄弟公出海儀式4個項目入選,至此,海南擁有的國家級非遺項目達到32項。

  文\海南日報記者 曾毓慧 特約記者 吳峰

  近日,在白沙黎族自治縣南開鄉(xiāng)牙佬村一間工作室里,年近五旬的黎族骨器制作技藝縣級傳承人符明莊端坐在桌案旁,右手攥著雕刻刀,在細小的骨條上用力地劃動著,一個個精美的圖案逐漸躍然于骨條上。

  “多選用牛骨,慢工出細活,一套看似簡單的骨簪,從構(gòu)思到打磨,即便是趕時間制作,也需要好幾天時間才能完工。”符明莊說,作為頭簪品種之一,黎族骨簪既可作為發(fā)簪戴在頭上,也可制成婚嫁妝品以托物寄情。

  2016年,與符明莊同一批獲評為白沙縣級黎族骨器制作技藝傳承人的還有黎族小伙陳玉跟!拔腋S過好幾個老藝人學習黎族骨器制作技藝,符明莊是我的師傅,我還曾有幸得到王館長的點撥!2006年,陳玉跟開始學習黎族骨器制作技藝,他所提及的“王館長”為白沙民族博物館原副館長王啟敏。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民族考古學家宋兆麟前來白沙開展文物普查時,就對黎族骨器技藝瀕臨失傳憂心忡忡。王啟敏是宋兆麟白沙隨行人員之一,當時他剛調(diào)入白沙民族博物館從事文物保護工作。在宋兆麟的鼓勵下,王啟敏跟隨多名黎族老藝人學習黎族骨器技藝,并于2010年獲評為黎族骨器制作技藝白沙縣級傳承人,2014年獲評為黎族骨器制作技藝省級唯一的傳承人。遺憾的是,2020年3月,年僅56歲的王啟敏病逝。

  由政協(xié)白沙縣文史資料委員會、白沙黎族自治縣文化館于2010年合編的《白沙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這般闡述:“近代民族學調(diào)查顯示,在海南島黎族地區(qū)保留著較為古老的制骨工藝,骨器的種類有:骨鏟、骨刀、骨刮器、打維度刀、骨梭、骨簪、骨梳、項飾等,骨簪、骨梳為骨器中最精美的骨雕!弊鳛樵摃幬瘯瘑T、編輯,王啟敏對骨器中的骨頭簪(骨簪)制作流程這般具體描述:“選取已脫脂干凈,又直又干的牛腳骨(或獸骨),用鋸子或利刀按尺寸把原骨割成長條狀,一般雙人頭骨簪長17至26公分,寬1.2至2.1公分,厚0.5至0.8公分;單人頭骨簪長18至27公分……”對于骨簪中尤為神奇的著色技藝,王啟敏亦有記載:“把木炭搗成粉狀后,滲入所刻的骨頭圖案紋中,再抹上蜜蜂臘把碳粉封閉,然后用小火慢慢地把蜂臘熔化并滲入紋中,能使所刻的圖案染色永不褪色,更使刻紋的黑白墨跡清晰可見……”

  在白沙文化館館長、白沙非遺中心主任符少玲看來,潤方言的雕花骨簪,是黎族骨器中的珍品,蘊含了豐富的黎族文化密碼,也是黎族民間藝術(shù)高度發(fā)展的代表作。據(jù)悉,骨簪以陰刻為主,陰、陽刻相間,圖案分為三部分,頂端部分為戴帽首領(lǐng)形象(分單人頭像和雙人頭像),中間部分是龍紋圖案,末端是各種花卉果實、魚、獸、蟲類等圖案;在人頭像后面又多個小孔,可栓絲穗,并墜以彩珠。

  2005年,黎族骨器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海南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目錄。但因這門技藝要歷經(jīng)多道嚴密工序,隨著老一輩手藝人相繼離世,現(xiàn)今,在白沙,黎族骨器技藝縣級非遺傳承人僅有符明莊、陳玉跟、符元清這三人,民間掌握黎族骨器制作技藝的老藝人也屈指可數(shù)。近年來,白沙民宗委、文化館等部門曾多次組織開展黎族骨器制作技藝培訓班,并邀請非遺傳承人授課,努力讓這門瀕臨失傳的黎族非遺技藝重放異彩。

  原標題:白沙黎族骨器制作:指尖“刻骨”續(xù)傳奇

編輯:李奧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