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正文 分享
?谏钊胪七M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 打造會呼吸的綠色椰城
2023年10月16日 09:52 來源:海口日報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敝袊湃说淖匀挥^,倡導順應自然、遵循規(guī)律。隨著時代變遷,氣候變化與人類發(fā)展之間的羈絆越來越明顯,高溫、暴雨、洪水等氣象災害越來越頻發(fā),城市的興衰也深受氣候與環(huán)境的影響。

  2017年,我國啟動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28個城市試點,?诔蔀楹D鲜∥ㄒ蝗脒x的氣候適應型試點城市。根據(jù)試點建設要求,?诰幹屏恕逗?谑袣夂蜻m應型城市建設試點方案》,并不斷提升氣象預報預警能力,將氣候適應城市理念深度融入城市更新和改造中,不斷在全域推進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

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昌旺溪內,水菜花嬌艷欲滴、競相綻放。石中華 攝
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昌旺溪內,水菜花嬌艷欲滴、競相綻放。石中華 攝

  精準預報 提升風險預警能力

  “以下路段可能發(fā)生積水,請路過市民注意!10月11日,?谟瓉泶蟊┯,而在早高峰到來前,市民已經在各平臺收到城市內澇預警。早高峰的車流里,一個個閃耀著亮眼光芒的身影在忙碌——他們是身著反光服的交警,及排水和環(huán)衛(wèi)等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暴雨來臨前,他們已經做好準備,堅守崗位,守護這座城市。

  當日3時33分,?跉庀笈_發(fā)布了暴雨橙色預警;11時15分,暴雨橙色預警信號變更為暴雨紅色預警信號:“受偏東急流影響,我市新海港近12小時雨量已達211.3毫米,預計今天我市仍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氣,建議有關單位和人員做好防范工作!卑殡S著暴雨預警信號,全市各相關部門開啟防暴雨應急和搶險工作。

  ?趯贌釒ШQ笮约撅L氣候,全年降雨量大且降雨集中,加之地勢平坦,易遭受洪澇潮的三重夾擊。復雜多變的天氣,對天氣預報預警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普通人看到的一條條精準的實時預報信息,其背后是氣象部門日復一日的觀測和預報技術的不斷提升。

  準確識別天氣變化,才能正確應對、防災減災。海口氣象臺臺長鐘文婷介紹,?谑袣庀缶滞ㄟ^重大災害性天氣“叫應”服務,推動氣象預警信號和政府應急響應的銜接!皻庀蟛块T制作精細化預報預警產品,通過一鍵式發(fā)布系統(tǒng)多渠道發(fā)布給公眾和政府相關部門,這些預報基于海南省智能網格預報預警一體化平臺和?谑蟹e澇預報預警系統(tǒng)等業(yè)務平臺制作,能夠精細到鄉(xiāng)鎮(zhèn),空間分辨率為1公里、時間分辨率為1小時。”鐘文婷說。

  近年來,?跉庀箢A報準確率逐年提升,突發(fā)災害性天氣預警提前至15分鐘,24小時氣溫預報準確率超過90%,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85%。目前,?谝呀ǔ傻孛嬗^測與垂直觀測相結合的綜合氣象觀測站網,其中雙偏振雷達1部、風廓線雷達1部、激光能見度雷達3部、地面自動觀測站56個,城區(qū)密度達到3公里,鄉(xiāng)鎮(zhèn)密度8公里。完善的現(xiàn)代預報預測業(yè)務體系,為全面客觀認識?跉庀鬄暮︼L險水平、提升氣象災害風險預報預警和管理能力、政府及各部門有效開展氣象災害防治工作等提供科學決策依據(jù)。

萬綠園椰影婆娑,生機勃勃。石中華 攝

  以綠為底 優(yōu)化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

  寒露一過,秋意漸濃,但椰城依舊綠意盎然。10月14日,美蘭區(qū)龍岐雅苑小區(qū)北側的口袋公園內,綠草如茵,成年人在健身,孩子們在嬉戲,歡聲笑語在這里匯聚成一首動聽的樂曲。居民劉喜蘭一邊散步一邊說:“你看,下樓就是小公園,每天來走一走,身體好、心情也好!

  推窗見綠、出門見景,是海口市民綠色生活的幸福寫照。綠地、森林、濕地對調節(jié)城市氣候具有重要作用,在建設氣候適應性城市的過程中,加強對城市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管理,能夠增強城市對氣候的適應程度。近年來,海口用綠色發(fā)展理念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園林景觀,促進城市環(huán)境質量和生態(tài)品質不斷提升。

  截至2022年底,?诮ǔ蓞^(qū)綠化覆蓋面積9299.39公頃,綠化覆蓋率43.09%;?诮诌吔中木G地、小游園及單位居住區(qū)附屬集中公共綠地共有336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0.39%,公園之城正初具規(guī)模!敖衲,我們將利用城市邊角地、閑置地,新建20個口袋公園,為市民打造更多綠色休閑空間!焙?谑袌@林環(huán)衛(wèi)局相關負責人說。

  在提高城市“含綠量”方面,?谶在積極尋求更多元化、更深層次的“增綠”方式。

  ?谒悼v橫,濕地眾多,而濕地就像城市的“肺”,具有調蓄城市微氣候、涵養(yǎng)水源、增加生物多樣性等作用。?趧(chuàng)新建立“濕地+”保護修復模式,建設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和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拯救性保護海口潭豐洋萬畝濕地,推動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退塘還林(濕)等,多措并舉讓濕地融入市民生活。2018年10月,?跇s獲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在良好生態(tài)的加持下,海口也成為野生動植物的天堂。在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獸類記錄增加到12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獸類豹貓等2種;鳥類記錄由115種增加到153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物種26種,號稱“中國最美小鳥”的栗喉蜂虎也落戶于此。東寨港保護區(qū)一年新增10種鳥類記錄,水菜花、水蕨、野生稻等多種珍稀植物在?诟鳚竦胤毖苌L。

位于?诮瓥|新區(qū)的綠色建筑海南能源交易大廈內綠意盎然。楊鶴 攝

  綠色建筑 更好適應氣候變化

  如果說綠色是城市畫卷的底色,那建筑就是城市本身。海口的氣候具有高溫、高濕、強降雨等特點,建設氣候適應性城市時,如何讓城市建筑具有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海口正在從綠色建筑中尋找答案。

  幾天前的一場暴雨,讓?谘菟囆驴臻g(二期)項目現(xiàn)“奇觀”——雨水從空中落下注入中庭水池,成為水池景觀源頭活水,還可實現(xiàn)循環(huán)使用。建筑頂樓和周邊還分布了不少窄窄的線性水溝,流入后的雨水經收集處理進行雨污分離,部分可用來綠化灌溉等,部分排入市政管道。

  走進位于海口江東新區(qū)的海南能源交易大廈,空中花園、中庭綠谷讓人仿佛置身于熱帶叢林,滿目綠色沁人心脾。即便在夏天,徐徐海風吹進大廈,也能讓人感受到宜人的清涼。熟悉大廈建設的海南智慧中心建設發(fā)展有限公司設計總監(jiān)肖吟告訴記者,該建筑設計采用“泗水歸堂”的理念,用辦公空間圍合出富有流動性的中庭“綠谷”,搭配豐富的綠化植栽、透空的屋面以及東西南北四向戶外觀景平臺,使得自然空氣循環(huán)流通,創(chuàng)造出舒適宜人的微氣候。

  在海口,這樣的綠色建筑還有很多。江東發(fā)展大廈樓頂安裝有0.8MW分布式光伏電站,產生的綠電不僅能自用還能并網發(fā)電;海墾·安悅蘭亭安居房項目采用裝配式建造,采用應用鋁模、爬架等綠色施工工藝,樓棟主體平均每月能建4層多,減少建筑垃圾、節(jié)約能源;海南省婦幼保健院異地新建項目部分內墻取消混凝土砌墻,采用預制輕質內隔墻施工工藝,讓施工更加環(huán)保....。。

  隨著綠色低碳規(guī)劃設計理念普及,綠色施工工藝、裝配式建造、綠色環(huán)保新型材料等開始普遍應用于項目建設中,一棟棟綠色建筑在椰城拔地而起。?谑凶〗ň謹(shù)據(jù)顯示,目前,海口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已基本覆蓋所有具備條件的新建建筑。2022年,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為83.97%,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85.9%,均超額完成既定目標。

  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谝呀浘幹屏恕逗?谑薪ㄖ(jié)能與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十四五”專項規(guī)劃》,全面推廣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加快推進綠色宜居城鄉(xiāng)建設,減少碳排放,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助力低碳環(huán)保,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記者李欣 高潮 龍易強)

  相關鏈接

  2017年,我國啟動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28個城市試點,海口等28個城市被列為試點名單。首批開展試點的28個城市,是按照地理位置和氣候特征劃分東部、中部、西部三類適應地區(qū),根據(jù)不同的城市氣候風險、城市規(guī)模、城市功能,如超大或特大城市,三角洲城市,沿海沿江臨湖城市,旅游城市,荒漠化、石漠化地區(qū)城市,港口城市等選擇出來的典型城市。

  城市適應氣候變化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不僅意味著要在基礎設施等建設方面未雨綢繆,也意味著要建立適應氣候變化的經濟、公共衛(wèi)生和健康體系等,還需提高全社會適應氣候變化的認知能力。此外,提高城市韌性還需提升城市氣象服務保障能力,包括提高氣象精準服務水平,將氣象服務深度融入城市公共服務體系;加強氣候變化監(jiān)測評估和風險預估能力,推動構建城市適應氣候變化的氣象服務保障體系,落實和深化行業(yè)間數(shù)據(jù)資源共享,發(fā)展網格化、智慧化、專業(yè)化、信息化服務技術,提升城市防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及其次生災害的能力。

編輯:葉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