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太空課點燃科學夢——記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 題:太空課點燃科學夢——記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
新華社記者溫競華、李國利、宋晨
9日16時許,天地信號接通,一個懸浮在空中勻速自轉的小小陀螺出現(xiàn)在同學們眼前!皻g迎來到‘天宮課堂’!”清脆清晰的聲音響起, 化身“太空教師”的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出現(xiàn)在畫面中,“天宮課堂”第一課在中國空間站正式開講。
中國科技館的地面主課堂被布置成了藍色調,一組組圓形排布的桌凳就像一顆顆藍色的星球,置于其間的天和核心艙1:1模型和神舟一號返回艙實物,更是令學生們仿佛置身浩瀚宇宙之中。
“飄”在核心艙里的三位航天員相互配合,首先帶領大家參觀了航天員的太空家園?臻g站里布置著家人的合影和可愛的毛絨公仔,讓王亞平休息區(qū)的小小角落顯得尤為溫馨。
王亞平仔細向同學們展示了“太空廚房”里的微波爐、冰箱、飲水分配器和食物,還演示了航天員如何利用太空跑步機、太空自行車等設備在軌鍛煉。
有同學好奇,在太空中能像在地面一樣行走、轉身嗎?葉光富現(xiàn)場做了轉身的動作,結果卻是上半身向右轉,下半身向左轉!霸趺床拍軐崿F(xiàn)轉身呢?”葉光富伸出右手開始不停畫圈,成功轉身!主課堂內爆發(fā)出同學們熱烈的掌聲。
“完全沒想到,真是太神奇了!”天地間物理現(xiàn)象的不同深深震撼了北京市第十三中學高一學生劉奕赫,“老師說這是一個角動量守恒的問題,現(xiàn)在我們還沒有學到,但是我特別感興趣,課后就想去了解一下為什么他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水膜和水球實驗是贏得同學們驚嘆聲和掌聲最多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王亞平用一個金屬圈伸進水袋,拿出時水竟在金屬圈內形成了一層水膜,再往水膜上繼續(xù)加水,水膜越來越厚,最終變成一個大水球。
“失重狀態(tài)下,水的表面張力大顯神威,才能做出地面無法做出的水球。向水球注入一個氣泡,水球則倒映出一正一反兩個人像,這是氣泡將水球分割成了兩部分,分別成像的結果!币贿呑鲋鴮嶒,王亞平一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實驗原理。
接著,她將藍色顏料注入水球,水球變成了漂亮的深藍色。她又將一片泡騰片放進水球,水球中開始產生越來越多的小氣泡,卻因為沒有浮力而停留在水球中。藍色的水球中,黃色的氣泡若隱若現(xiàn),正像是一顆小小的地球。
“地球是我們人類在宇宙中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里。如今我們擁有了自己的空間站,相信未來,中國人的腳步一定會踏入月球、火星和更遠深空!蓖鮼喥秸f。
干貨滿滿的授課中,三位“太空教師”演示了微重力環(huán)境下細胞學實驗、人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xiàn)象,并講解了實驗背后的科學原理。航天員還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了實時互動交流。
太空中看到的風景有什么不同嗎?在空間站中氧氣和水是如何循環(huán)的?在太空中睡覺會飄來飄去嗎?可以上網玩游戲、看電視嗎?沖上太空、返回地球是不是像過山車一樣刺激?……來自中國科技館地面主課堂和廣西、四川、香港、澳門四個地面分課堂的同學們接二連三向航天員老師提問,并一一得到了解答。
北京市朝陽區(qū)垂楊柳中心小學馨園分校五年級學生王思爍是一個小小航空迷,身為學校航模社團的一員,她對藍天充滿了向往!拔疫有很多想問的問題,這次沒能提問,回去之后要請教老師。長大后,我想成為像王亞平老師一樣優(yōu)秀的女航天員,去探索宇宙的奧秘!”
這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也是繼2013年神舟十號航天員首次太空授課后,我國航天員再次進行太空授課。從神舟十號到神舟十三號,從天宮一號到中國空間站,兩次太空授課彰顯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è)的跨越式發(fā)展,也打開了孩子們認識太空的大門。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表示,后續(xù),“天宮課堂”將持續(xù)開展太空授課活動,積極傳播載人航天知識和文化,持續(xù)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航天科普教育。
“這次時隔8年的太空授課在新的‘教室’——我們自己的空間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給人很大的想象和實踐空間,十年后也許這些孩子就可以進入空間站講課!”參與本次太空授課內容設計的太空授課科普專家團成員、北京交通大學理學院副教授陳征激動地說,這一堂太空課的意義絕不僅僅在于精彩的實驗和現(xiàn)象,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孩子們的好奇心,促使他們去觀察這些現(xiàn)象,進而去思考、去探索,把科學思維的種子種進心里。
將近1個小時的太空課到了尾聲,王亞平為同學們送上了和8年前首次太空授課同樣的祝福:“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同學們,期待下次再見!”
我們相信,下一次再見,不用再等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