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1921》:青春、激情與革命
2021年06月28日 08:20 來源:北京青年報

  文藝彈

  電影《1921》:青春、激情與革命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發(fā)生在1921年的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影片《1921》就圍繞這個核心漸次展開。建黨前后活躍于國內和世界各地的青年共產主義者們,從南陳(陳獨秀)北李(李大釗),到上海的李達與李漢俊、湖南的毛澤東與何叔衡、北京的張國燾與劉仁靜、濟南的王盡美與鄧恩銘、武漢的董必武與陳潭秋,以及廣州的陳公博、旅日的周佛海,乃至旅法的周恩來、蔡和森、鄧小平等,在影片中都有所表現(xiàn)。

  影片從近代中國的內憂外患入手,將1840年以來的重大歷史事件做了一番提綱挈領式的展現(xiàn),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了國門,也喚醒了新一代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為了應對這“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把積貧積弱、專制落后的舊中國,改造為自由獨立、繁榮富強的新中國,他們前赴后繼、舍生忘死地奔走在尋找救國救民真理的路上。這一段影像并不很長,卻為1921年的到來做了相當充分的渲染和鋪墊。

  而“五四運動”的爆發(fā)與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則成為1921年被隆重載入史冊的前奏。我們看到,此時此刻,不同于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的新一代青年革命者被歷史潮流推動著,登上了世界東方的舞臺,他們即將上演一場波瀾壯闊,改天換地的變革。而1921年,正是這場變革的序幕。很快,在這里,大幕便徐徐拉開了。

  影片以青年革命者為主人公,銀幕上自然洋溢著一種青春浪漫的氣息,從而引起觀賞者的興味。于是我想到,自命為“少年中國之少年”的梁啟超或已垂垂老矣,但他所寄予希望的“少年中國”卻在新一代青年身上應驗了,如“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fā)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梁啟超的這段抒情文字用來表達1921年青年革命者所作的努力,以及對未來國家的暢想,一點也不覺得突兀,而且,形象地體現(xiàn)了這部影片的基調。

  建黨是這部影片的重頭戲。影片用了相當大的篇幅來表現(xiàn)建黨前的準備工作,以及第一次黨代會期間,代表們圍繞黨的性質、任務、斗爭方略、長遠目標、近期目標等重大問題展開的討論和爭論。影片也沒有回避蘇共和共產國際在中共建黨中的作用,而是通過李達等人與馬林的幾次接觸,表現(xiàn)了在建黨初期我們對于蘇共和共產國際的指導及資金支持所持的審慎穩(wěn)健態(tài)度,同時突出了建黨在這些青年革命者中間所引起的興奮、緊張和激動。

  代表大會召開的前夜,幾位年輕代表在上海大世界的游樂,看似閑筆,反倒在輕松、歡快的氛圍中襯托出環(huán)境、形勢的緊張和險惡,為開會期間突然遇險預設了伏筆。

  編導在主題的選擇和表達上似乎更偏重于青春、革命與愛情。青年與革命的聯(lián)系是天然的,在時代浪潮中,最先被喚醒的,總是青年學生。他們中的許多人,拋棄了本可以享有的安逸生活,毅然決然走上了一條艱難的革命救國之路。事實上,13位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齡只有28歲,除了何叔衡年紀稍大外,都是激情澎湃的熱血青年。聽他們唱《國際歌》,背誦《共產黨宣言》中的名言名句,頗能引起我輩的共鳴,因為我們也曾年輕過,也曾被那歌聲、那詞句激動過,“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tǒng)的所有制關系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fā)展進程中要同傳統(tǒng)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讓統(tǒng)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fā)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隨著這歌聲和朗讀聲,影片進入高潮。這是何等的豪邁,是青年革命者特有的豪邁。

  文/解璽璋(北京作協(xié)評論部副主任、評論家)

編輯:李奧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