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頭條—正文 分享
袁隆平的三亞歲月:超越半世紀的"南繁情"
2021年05月23日 11:36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視頻:民眾在長沙悼念袁隆平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社三亞5月23日電 題:袁隆平的三亞歲月:超越半世紀的“南繁情”

  中新社記者 王曉斌

  “我一端起飯碗,就想起袁隆平老師,一想起就流淚!碧烊恍坌圆挥吧尽耙皵 钡陌l(fā)現(xiàn)者、今年78歲的馮克珊22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

  5月22日13時07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長沙逝世,引發(fā)全民緬懷。

  袁隆平為雜交水稻事業(yè)作出的巨大貢獻廣為人知,但很多人也許不知道,自1968年以來,袁隆平與三亞有著超過半個世紀的南繁情緣:每年冬天,袁隆平都在三亞的南繁基地度過。直到2021年初,袁隆平還在三亞部署指導相關(guān)工作。

  海南島南部地區(qū)有著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每到秋冬時節(jié),中國各地的育種科研人員在當?shù)孬@得收成后,將育種材料帶到海南島進行加代繁殖和選育,這一工作被稱作南繁。袁隆平1966年發(fā)表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開雜交水稻研究大幕,1968年冬,他帶隊踏上海南島,開始在三亞南紅農(nóng)場進行水稻南繁。

  “一般搞一個品種要八個世代,一年一個世代就需要八年。但在三亞,優(yōu)越的溫光資源,冬季還可以種一季,所以三年就可以完成八個世代!痹∑皆@樣對記者說。

  1970年11月23日,時任南紅農(nóng)場技術(shù)員的馮克珊帶著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找到了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身在北京的袁隆平得知消息后連夜乘火車趕往三亞,命名這株野生稻為“野敗”!叭怠彪s交水稻的研究由此打開了突破口,中國雜交水稻事業(yè)也由此開啟新篇章。

  “知識和汗水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機遇。”馮克珊將袁隆平稱作“袁氏神農(nóng)”,他說,在袁隆平的理論指導下,群英協(xié)作開展水稻育種攻關(guān),才有了創(chuàng)造奇跡的“東方魔稻”。

  “正是因為1970年在海南發(fā)現(xiàn)了第一株野生稻雄性不育株,才能于1973年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袁隆平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三亞是一塊黃金地,也是自己的“福地”,雜交水稻研發(fā)成功的一半功勞應該歸功于南繁。

  “因為袁隆平院士開辟了這個研究領(lǐng)域,我才得以1972年在海南島接觸雜交水稻!蓖瑯映D暝谌齺啅氖履戏惫ぷ鞯闹袊茖W院院士謝華安22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袁隆平是雜交水稻事業(yè)的奠基人、開拓者,同時還是科研高峰的攀登者,正是在這樣的大師級前輩的肯定及激勵下,雜交水稻不斷取得成果。

  袁隆平把自己團隊研發(fā)的“超優(yōu)千號”超級雜交稻比作水稻中的“儀仗隊”。在三亞水稻國家公園,每年的冬季到來年5月,“袁隆平大道”兩側(cè)的“儀仗隊”接受市民游客的注目禮。2018年在這片稻田中,“超優(yōu)千號”測得畝產(chǎn)1065.3公斤,這個海南省水稻單產(chǎn)歷史最高紀錄保持至今。

  袁隆平親自推動的最后一個科研攻關(guān)項目也是在三亞敲定。2020年12月,由他任首席科學家的全國雜交水稻雙季畝產(chǎn)3000斤項目在三亞啟動。目前這個項目在海南的多個示范點早造收成超過預期目標,田洋正在為晚造水稻做整備。遺憾的是,袁老已經(jīng)遠去。

  據(jù)記者了解,袁隆平是三亞榮譽市民。三亞英文城市名片“Forever Tropical Paradise-Sanya”(永遠的熱帶天堂——三亞),出自袁隆平之手。

  永遠的熱帶天堂,正是廣大南繁科技工作者的育種天堂。袁隆平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南繁基地是目前國內(nèi)最重要的育種基地,主要分布在三亞、樂東、陵水3個市縣。這里的自然條件在全國獨一無二,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為此,袁隆平曾多次呼吁對寶貴的南繁土地資源加強保護,“用法律把南繁育種基本用地保護起來,這是一個事關(guān)國家安全和千秋萬代利益的大事”。在袁隆平等專家的建議下,海南劃設(shè)了26.9萬畝南繁保護區(qū)和5.3萬畝核心區(qū),納入永久基本農(nóng)田范圍重點保護。

  在保護南繁基地的基礎(chǔ)上,建設(shè)自貿(mào)港的海南正在抓緊打造“南繁硅谷”!霸∑嚼蠋熢f三亞是中國的寶地,現(xiàn)在我們看到在海南自由貿(mào)易港建設(shè)的東風下,三亞正成為世界的寶地!瘪T克珊說。(完)

編輯:陳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