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茅獎”巨著將搬上熒屏,你期待嗎?
2021年04月09日 15:54  來源:新華社  宋體

  文化新觀察|這部“茅獎”巨著將搬上熒屏,你期待嗎?

  一位,是與共和國同齡的著名作家梁曉聲

  一位,是《人民的名義》等“爆款”劇的導演李路

  當文學巨匠遇上影視大咖,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長篇巨著《人世間》由騰訊影業(yè)和李路聯(lián)合改編開發(fā)

  在它將被搬上熒屏之際,我們專訪了梁曉聲和李路,一起“搶鮮看”!

  Q1:創(chuàng)作初衷?——“了卻心結(jié)”

  梁曉聲:《人世間》的創(chuàng)作意義,我想有兩個層面:

  一是反映時代,以及時代變遷下各階層人的心路。我完成這樣一部作品,是為了卻自己的一個心結(jié)。我父親是第一代建筑工人,而且是大三線工人,我一生和他在一起的生活不超過半年。因為他探親假兩年一次,只有12天。我下鄉(xiāng)后,他的探親假和我的探親假也不能重合。等我分配到北京電影制片廠,有了孩子,他已變成白發(fā)老人。我感到中國工人撐起一個城市家庭相當不易,對于中國的發(fā)展也貢獻很大。此外,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時期,家里非常貧困,哥哥又時常生病,這也讓我很小就有了擔當?shù)囊庾R。我們家最多時曾有四個返城知青,也有五位家庭成員經(jīng)歷下崗浪潮的沖擊,我的同學和知青戰(zhàn)友也多是勞工者家庭出身,因此我在寫作的時候,感情是飽滿的。這是我投入創(chuàng)作《人世間》的一個原因。

  其次,身為一名作家,在創(chuàng)作生涯會本能地掃描整個文學沿革。當我察覺某一方面的表達有所欠缺,就要為其拾遺補闕。我深深感覺到,在經(jīng)歷了社會變革的陣痛之后,商業(yè)化時代撲面而來,因此我覺得有必要通過創(chuàng)作為我所經(jīng)歷過的時代拾遺補闕。

  Q2:如何誕生?——3000頁稿紙,寫到手指變形

  梁曉聲:我的寫作都是手寫,《人世間》寫了足足三年,400格的大稿紙,寫了3000多頁。我現(xiàn)在還是堅持用筆寫作,不僅頸椎出了問題,連手指都是變形的,實在累了就休息一下,就這么堅持下來的。

  Q3:合作機緣?——“心意相通”

  梁曉聲:我和李路導演此前只見過一面,當時《人民的名義》正火熱播出。不過我知道李路導演以前拍過工人題材劇,他的《老大的幸福》等作品我也看過,我們都偏愛現(xiàn)實題材。

  李路:我在東北生活了將近20年,對黑土地有很多感情,《人世間》里寫了很多關(guān)于黑土地人才的流失、老工業(yè)基地的沒落,令我很有感觸?梢哉f我和梁曉聲老師合作的機緣是建立在我們對于文學和影視心意相通的基礎(chǔ)上。

  Q4:現(xiàn)實主義?——“把背景找回來”

  梁曉聲:現(xiàn)實主義其實是客觀一點,再客觀一點;全面一點,再全面一點。不能只關(guān)注人物之間的恩恩怨怨,卻忽略了時代的大背景。所謂全面一點,就是要描繪出時代的背景,我們認為這對于現(xiàn)實主義至關(guān)重要。在時代的大背景下,我們再去描繪一個個普通的中國人,書寫他們的尊嚴和守望。

  Q5:搬上熒屏?——“要體現(xiàn)人文情懷”

  李路:某種意義上來說,文學作品是影視作品的基礎(chǔ)!度耸篱g》是以平民視角來描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橫跨50年的時代變遷,很厚重,也很有力量。梁曉聲老師的文字充滿斗爭精神。正是他與自身、與時代、與作品、與人物,拼了命地進行斗爭,才會寫出與常人不一樣的人物跟作品。

  梁曉聲:如果我們認為文學、電影、電視等藝術(shù)是包含在文化范疇以內(nèi)的話,那么文化的屬性和本源就是要體現(xiàn)人文關(guān)注的情懷。一段歷史發(fā)生了,一個宏大的群體在歷史中步履維艱地走過了,文學和影視就應該給予足夠的關(guān)注。

  Q6:演員陣容?——“眾星云集”

  李路:演員陣容非常強大,眾星云集。“金牌編劇”王海鸰(《牽手》《中國式離婚》《新結(jié)婚時代》編劇)負責劇本改編,雷佳音、辛柏青、宋佳、殷桃等多位知名演員領(lǐng)銜,還有丁勇岱、成泰燊、薩日娜、宋春麗、張凱麗、于震、馮雷等眾多實力派演員加盟。

  據(jù)說雷佳音和出品方見面時是這么說的:“我一定要演!我必須演!我就是周秉昆(《人世間》主人公)!”

  能讓演員如此志在必得的戲,值得期待!

  目前,主創(chuàng)人員已奔赴東北,投入到火熱的創(chuàng)作中。

  讓我們拭目以待。

  出品人:趙承

  監(jiān)制:鄔煥慶

  統(tǒng)籌:吳晶、林暉

  記者:史競男、王鵬

  編輯:賈真

  新華社國內(nèi)部出品

編輯:李奧迪